徐涛,1989年从中南大学金属材料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国五矿所属株硬公司工作,现任株硬公司副总经理、硬质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刚参加工作,徐涛从最基层的压制班组干起。在压制工序流水线上,操作工需用手将产品从压机捡到舟皿,每天要重复成千上万次。徐涛自上班三月起产量质量就名列班组前茅,快速成为技术要求较高的压模调整工,打破了厂里实习生不允许直接担任压模调整工的规定。一年后,她又主动申请调任到硬质合金重要生产工序烧结岗位,进行三班倒工作。
喝着黄河水长大,饮着湘江水成长的徐涛,身上既有西北女子的豪放与果敢,也有湘妹子吃得苦、霸得蛮的坚韧与执着。有次厂里派徐涛去某矿山进行新产品现场使用试验,客户一见到她先是一愣,然后毫不客气地对她说:“我们矿山条件非常恶劣,方圆十里都没有女性,你还是回去换个男同志来吧。”但徐涛没有丝毫退缩,内心激发出不服输的倔强劲头,克服重重困难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试验,凭自身实力获得客户尊重。
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进入新世纪,徐涛与团队在各项交流合作中充分学习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经验,凭借自身丰富实践经历进行优化创新,提出了新型工艺技术方案,至今仍是国内最先进的气压烧结工艺,并在行业迅速得到全面推广,让超细合金棒型材、钻头球齿等快速成为株硬公司主导产品。
深耕行业35年,徐涛先后领衔十余项重大科研任务,研制出“两高三防”特种硬质合金,为多个重要应用场景提供了关键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解决方案。
为实现研发的准、快、好、省,徐涛强力推进科研体系改革。实施研发流程再造,架构了市场与技术双驱动的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组建研、产、销“铁三角”团队,让项目团队参与效益分配;打造高素质研发队伍,给机会、压担子促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走出去、引进来开阔研发人员视野,一系列举措极大地增强了株硬公司创新动力,新产品贡献率逐年递增。
为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世界一流实验室,徐涛牵头制定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方案,组织梳理出卡点技术、前沿技术与未来技术,形成实验室需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谱系与面向新领域、新赛道要布局的任务指引。
面向核级硬质合金密封件亟待国产化需求,徐涛领衔承担湖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核级机械密封用硬质合金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有望填补我国在该领域的产品与技术空白,确保核电硬质合金供应链自主可控。荣誉饱含艰辛与奋斗,挑战昭示光荣与梦想。徐涛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开发更多高精尖产品占领国际市场,看到研制的新产品与国外巨头同台PK获得青睐,看到中国从世界硬质合金大国向强国转变的路上又迈进一步,她觉得自己以及并肩奋战的团队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