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仙下,神农殿前,这里是郴州市西南12公里。40年前,一块裸露地表矿石的发现开启了当地一代人长达数十年的“地下探索”之旅。这里曾经汇聚大大小小14家私营矿山,然而当时采矿秩序与经营管理十分混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与生命安全更是难以保障。
2008年1月,郴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五矿战略合作,将原有的14家私营矿山整合为一家矿山,由此,新田岭钨业,这个生长在满目疮痍废墟上的新矿山就此诞生。
承载着旧的躯体,却焕发着新的生机。多年以来,新田岭公司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精益管理为抓手,持续深化企业改革,全面推进降本增效。经过多年艰苦创业,特别是在2016年划归优发国际管理之后,新田岭公司生产系统逐步完善,产能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态势逐年向好,企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然而厚积方能薄发,进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改革与发展伴随的往往是困难与阻碍。2018年,新田岭公司开始推动精益管理工作,“蜕变”的“阵痛”更加凸显出来。新选厂精益管理指导员武田桢对此深有体会。
刚接触精益管理工作时,长年的工作“惯性”让新选厂的一线职工认为:“精益管理就是简简单单搞好卫生,面子工程,不做也罢”,以至于推动工作一直不瘟不火,落实情况也差强人意。面对职工们的不理解,武田桢无可奈何,可工作还得落实。于是,他还是召集一众“半推半就”的职工开始现场打造。可由于现场区域没有集中库房,厂区内备品备件、生产物料放置杂乱,整理整顿难度大、任务重,初始阶段现场的“6S”打造工作收效甚微。
但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武田桢也还是坚持推进,因为他很清楚,精益管理工作需要“积跬步、集小流”。而且,他更相信,点滴的改变一定能够带来管理水平和职工素养的全面提升。此后一段时间,职工们利用中班晚班时间,把任务量分配到每个时间节点,将厂区各个角落细心整顿,对已完成的亮点复制、再优化。几月下来,工具柜整齐划一、货架一目了然、工作现场井井有条,工作效率提高了,降本增效的目的也达到了。职工们尝到了甜头,逐渐转变观念,更积极地参与进来,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协力推进。
维修工在维修设备的时候会想着如何修旧利废,操作工在操作时会考虑是流程是否可以更简单便捷,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时会时刻兼顾安全、效率与成本.......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2023年,新选厂共开展红牌作战20余次,整改现场不良、浪费、安全隐患300余项,完成一般提案改善320件、重点提案改善30余个和13个进步指数的推进,为新田岭公司创造经济价值670万元。
而新选厂的“蜕变”,只是新田岭钨业以问题为导向大力推进精益管理工作过程中一个小小的缩影。近年来,新田岭公司抓住机遇、多点突破、多措并举。企业管理方面,新田岭公司二级机构从21个精简到11个,外包队伍由从原来的10支减少到现在的3支,公司从业人员由1418人减少至658人,劳动生产率提升了183%。科技创新方面,公司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授权专利23项、发明专利3项;郴州市白钨矿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中心顺利落户;充填和尾砂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并运行良好;抛废项目取得可人进展;选矿回收率保持在84%左右,居世界领先水平;尾砂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亿固公司、华晟公司合作的瓷砖胶项目成为优发国际和郴州市矿山固废综合利用并市场化的合作样板。
“今天比昨天精益一点,明天比今天进步一点”,抱着这样态度,新田岭人用自己“笨拙”的方式,真正将精益求精的匠人品质延伸到生产经营的细枝末节,让自己成为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务实的破局者。
白石岭上,神农殿前,镌刻着“先帝圣功扶宇宙,白石仙岩镇山河”这副饱经风霜的石制对联,让神农氏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万世传颂。白石岭下,一个崭新的矿山企业、一群可爱可敬的人正行进在新时代的伟大进程中,同样书写着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生动篇章。
文稿/演讲/摄影:曹凌川
责编:丁莹 王玉
审核:赵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