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硬质合金》创刊60周年。六十年栉风沐雨,六十年征途漫漫,从创刊之初的艰苦奋斗到新时代的探索创新,回望六十年的奋斗历程,《硬质合金》作为行业高水平权威性学术期刊,始终与创新并肩,与行业同行,承载了一代又一代硬质合金人的科研报国情怀。
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工具进步史。一百年前,被誉为“工业牙齿”的硬质合金诞生了,开创了现代制造工业的新纪元。发展工业,工具先行。为构建新中国工业体系,株洲硬质合金厂在国家“一五”期间由苏联援建成立,中国第一块硬质合金在此诞生。然而,在株洲硬质合金厂建成投产不久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离援建专家,新中国硬质合金工业开始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当时外文期刊几乎成了我们了解外界硬质合金工业技术的唯一途径,翻译、整理、学习国外技术资料,开辟一个新的科技信息交流的窗口迫在眉睫,《硬质合金》应运而生。株洲硬质合金厂领导高瞻远瞩,在援助建厂的70多名翻译团队中留下了部分人员成立了技术情报组,组织翻译技术文献打印成冊,供厂内技术人员交流学习。1962年株洲硬质合金厂创办了内部不定期发行的期刊《硬质合金》。1967年起,《硬质合金》从最初搜集翻译国外技术文献,逐步改版为传播行业最新硬质合金技术与成就,1982年获准公开发行,1983年试刊,1984年正式以16开本季刊面向全国公开发行,2000年扩版为大16开本,2010年增量为双月刊,强化英文摘要、图表、文献,2021年开始建立期刊数字化出版平台。创刊六十年来,《硬质合金》至今已出版238期,发表论文2838篇,为硬质合金材料的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工业体系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科技资料支撑。传播硬质合金知识,搜集国外行业动态,报道最新研究成果,发挥交流平台作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翻开一本本发黄的期刊书页,里面承载着中国硬质合金走过一个甲子岁月的奋斗历程,见证了中国硬质合金从无到有,从蹒跚学步到成长壮大取得辉煌成就的每一次技术进步的发展足迹。由单一的钨钴类硬质合金,发展到钨钴钛合金、钢结合金等数十种不同基体的硬质材料,由中晶粒合金到超细及纳米晶粒、超粗晶粒合金,由均匀结构合金到双晶、多晶、梯度、网状结构合金,由毛坯合金到涂层合金,焊接刀片到精密可转位数控刀片及细如发丝的微型钻针,合金材料到精深加工及配套工具、整体解决方案……;由马弗炉到回转还原炉制备钨粉,手动碳管炉、中频炉到全自动碳管炉、钼丝炉制备碳化钨。由橡胶工艺到石蜡、PEG工艺,滚动球磨到高能球磨,振动制粒到喷雾制粒,手工压制到多向自动压制,氢气烧结到真空烧结、气压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由单一的模压成型,到挤压、冷等静压、热等静压、注射成型、增材制造……;由简单的常规质量检测到开展产品使用性能综合评价,由人工密集型手工生产到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的建设……。可以说,一期期《硬质合金》构成了中国硬质合金的科技历史博物馆。《硬质合金》在主管、主办单位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钨业协会硬质合金分会的正确领导下,在丁学全、李仲泽、毛善文等名誉主编,张荆门、林伯颖、颜兴国、杨伯华、张忠健、王辉平等历任主编的关心指导,以及李沐山、黄鹤翥、周元杰、薛鉴、胡茂中等卓有成就的老一辈专家为核心骨干的编辑部同仁的辛勤耕耘下,《硬质合金》从无到有,不断发展进步。原株洲硬质合金厂厂长、国际钨协主席周菊秋为现版《硬质合金》题写了刊头。2006年期刊成立了第一届《硬质合金》编委会,汇聚了黄伯云、周克淞、聂祚仁等院士学术权威及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编委,聘请了外籍编委,扩充了青年编委队伍,增强了英文审核专家,拥有100多名专业技术审稿专家;2015年成立了第一届《硬质合金》理事会,吸引了行业众多企业、高校的优质资源和力量共同支持期刊建设。自2012年起成立编委会以来,期刊成功主办了6次《硬质合金》特邀学术报告会,获得了业界和学界的一致好评,已成为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品牌,近十年承办和协办了各类学术会议20余次。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办特色学术期刊,创一流信息平台,不断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编校质量和出版质量。《硬质合金》长期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家机构收录,国家图书馆收藏,进入《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1989年以来一直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92年~2011年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14年入选国家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多次获评中国有色金属出版物奖,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集群化试点项目,2020年入选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有色金属领域、冶金工程技术与金属材料领域、材料-综合类领域T3级,2019年、2021年湖南省期刊编校质量检查中连续获评优秀期刊。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初心不改,笃行不怠,将始终坚持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的办刊宗旨,始终坚持学术质量第一、优质稿源为本的办精品期刊理念,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以特色立刊、品牌兴刊的发展定位,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期刊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用心打造服务教育、科技、人才、传播的四个平台。一是将《硬质合金》建成优质教育资源平台,完善数字出版平台,逐步实现所有论文的全面开放获取,成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的良师益友,为专家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学术参考和借鉴。二是将《硬质合金》建成人才成长的平台,期刊将编委、作者、审稿专家、读者结成优秀的学术共同体,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开阔学术视野,发布最新科研成果,推动学术繁荣,为行业挖掘和培育更多的高级专业人才。三是将《硬质合金》建成期刊、网站、学术会议于一体的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集成硬质合金领域的专家优势和信息优势,竭力满足行业创新发展需求,为科技进步发挥关键支撑作用,助力行业创新驱动发展。四是将《硬质合金》建成向世界展示中国创造力的传播平台,借助国内外科技期刊收录数据库,展现中国硬质合金创新发展的新形象,提升我国在世界硬质合金领域的话语权。风雨兼程六十载,砥砺奋进百年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硬质合金》满怀信心踏上新的征程,肩负重任谱写新的篇章,紧密跟踪国际发展趋势,全力助推中国硬质合金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为加快建设硬质合金强国,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文 | 株硬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硬质合金》主编 徐涛